主持人: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大家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完善就业优先政策,健全高质量充分就业促进机制”“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等重要论述,为深化人社领域改革创新、推动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动力。今年以来,乐陵市人社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着力推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不断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大人才引进培育力度,人社事业发展行稳向好。
为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有关情况,我们召开本场新闻发布会,非常高兴地邀请到乐陵市人社局党组副书记信婷婷女士,人社局就业服务股股长董乐阳先生,乐陵人社局信息中心股股长马川先生,请他们介绍我市“深化人社改革创新,筑牢民生保障和人才支撑”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的提问。
下面,先请信婷婷女士作介绍。
信婷婷:
主持人、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下午好!
非常感谢各位媒体朋友,近年来对乐陵市人社局工作的关心支持。今天,很高兴与大家围绕乐陵人社有关工作进行交流。下面,我就今年以来人社有关工作开展情况作简要介绍。
人社工作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发展。2024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乐陵市人社局牢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围绕人社中心工作,抓实基础工作,打造亮点工作,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一、坚持就业优先,千方百计加大就业“力度”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乐陵市人社局始终把高质量充分就业作为优先目标,聚焦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扎实做好政策落实、岗位开发、就业帮扶等工作。截至11月底,全市城镇新增就业6029人,就业局势保持总体稳定。
(一)继续深化拓展农村劳动力就业集成改革。健全完善市乡村三级就业服务体系,实现就业供需信息互联、上下贯通,摸排更新农村劳动力信息31.7万条,促成万名劳动力就近就业。优化灵活就业服务,高标准打造公益性零工市场,“零工小市场 就业大民生”应用场景项目获评2024年山东省“数智就业”服务创新应用项目,“乐陵市智慧劳务平台”入选德州市数字强市建设优秀场景案例。扎实推进“社区微业”行动,百味佳社区入选德州市“社区微业”创建达标社区,通过三级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村企联建等方式,带动超200名群众就业。今年3月,乐陵作为全省唯一的促进农村劳动力充分高质量就业先进典型参加《问政山东》“县在落实”栏目,省人社厅给予充分肯定。乐陵市在德州市稳定和扩大就业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我市就业集成改革相关做法被《德州政务信息要情》刊发,山东电视台、《大众日报》《农村大众报》等媒体广泛报道。
(二)全方位支持企业稳岗拓岗。畅通求职招聘渠道,今年以来,线下,共举办大型春风行动招聘会、乡镇行专场招聘会和“招聘夜市”招聘活动20余场;线上,继续创优直播带岗,构建“岗位推荐+线上答疑+后台服务”三位一体就业服务模式,共开展各类直播带岗活动345场,人社科长讲政策36场,获评德州唯一的省级优秀网络公益项目,“直播带岗+智慧服务”做法被人民日报报道。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工作,聚焦我市影视产业、电商、网络创业等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积极开展乐陵影视城群众演员、网络主播等技能培训,截至目前,共培训群众500余人次。加大创业扶持力度,共发放创业担保贷款7119万元,惠及市场主体256家,张仁堂教授项目获第七届省创业大赛二等奖,人社局先后获得省“十大返乡创业农民工”、省创业大赛组织工作表现突出单位。
(三)加强就业困难群体兜底帮扶。加大城乡公益岗开发力度,累计开发城乡公益岗11377个。今年新开发上岗群众990人。探索实施乡村公益性岗位社会化管理模式,推动公益岗精心履职,在促进乡村治理和乡村文明建设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延伸就业服务,积极发展灵活用工、“农资仓库”“边角经济”,扩宽公益岗就业增收渠道,构建了“上岗有规范,退岗能就业”的长效机制。
二、坚持社保惠民,持续推进社会保障“广度”
一是实施“全民参保·福暖万家”工程。通过加强数据共享,开展信息比对,精准识别未参保人员,开展“社保服务进万家”“社保政策六进”等活动,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宣传社保政策,推进应保尽保。截至11月底,全市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分别参保442306人、42610人、58783人,提前完成年度扩面计划;新开工工程建设项目实现工伤保险全覆盖。
二是社会保险待遇不断提高。认真落实上级政策,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均已调整到位,并按时足额发放。开展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集体补助工作,提高居民养老保险待遇水平,目前我市52个村已完成集体补助工作,合计补助20余万元,惠及群众2000余人。落实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费代缴政策,共为6480名低保对象、特困人员、返贫致贫人口、重度残疾人等困难群体代缴养老保险费。
三是社保经办服务持续优化。推进社保卡“一卡通”居民服务,在全市范围内实现社保、就医、交通、文旅领域“一卡通”,实现“线下刷卡、线上展码”一张卡、多渠道、全场景服务。截至目前,全市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63.29万人,其中领用电子社保卡44.38万人。推进社保业务“就近办”,依托金融机构网点,共打造市乡村三级社保业务“就近办”网点数量52个,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三、坚持正向发力,确保人事人才工作“高度”
一是开展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专项行动。落实“三年一万大学生兴乐计划”,抢抓高校毕业生求职旺季,开展“名校人才直通车”“百企千岗进校园”活动,今年以来,已举办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学子家乡行等活动7场,组织我市重点企业赴哈尔滨、泰安等省内外高校开展招才活动23场,组织事业单位、医疗系统、教育系统等公开招聘6场,共引进青年人才3082人。
二是抓好人才政策落实。通过“政策找人”“免申即享”方式,为来乐人才提供医疗保健、子女就学、住房安居等8大类服务。今年以来,为我市大学生发放就业创业、安家、实习实践等各类补贴1108.6万元。累计为高层次人才发放“人才金卡”253张,让来乐人才工作安心、生活安心。
三是推进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扎实推进企业人才自主评价改革,放权于企,全市完成自主职业等级认定备案企业达到22家,新培养高技能人才4512人。承办了德州市医药化工职业技能竞赛。高层次人才申报工作实现新突破,2人获评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人员,1人获评齐鲁首席技师,2人获评德州市首席技师,13人获评德州市技术能手。
主持人:感谢信女士的介绍。接下来是记者提问环节,记者提问前请举手示意,并通报所在新闻机构名称。
1、我是乐陵市报记者,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当前普遍存在就业结构性矛盾、就业渠道不畅的问题,请介绍一下我市在帮助群众就业方面有哪些好的做法。
董乐阳:
今年以来,乐陵市人社局针对企业招工难、群众求职难的现实问题,创新直播带岗方式,架起求职招聘“云”桥梁,有效破解了企业招工和群众就业两大难题。乐陵365直播带岗作为先进典型被山东电视台《问政山东》栏目进行重点推介,“直播带岗+智慧服务”做法被人民日报、省电视台等媒体广泛报道。
一、创优直播带岗主阵地,实现求职招聘“无障碍”
一是建成体系,用工服务“专人管”。创新设立企业用工保障中心,组建企业用工服务专员队伍,采取线下走访+线上沟通方式摸排需求,深化与企业的交流服务,对重点企业缺工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建立涵盖2700家市场主体的单位信息库并进行动态更新。“枣城就业港湾 人才筑梦家园”品牌获评市级优秀党建品牌。二是搭建平台,求职招聘“有渠道”。高标准建成“365直播带岗间”,利用官方抖音号“乐陵就业”开展常态化直播带岗、企业HR做客直播间、直播探企、直播进校园等活动,今年以来共开展直播带岗345期,赴沈阳化工大学、黑龙江大学等各地高校线上线下联动引才5场,为星光糖业、泰山体育、安舜制药等重点企业举办专场招聘21场,线上线下联动开展大型春风行动招聘会、乡镇行专场招聘会和“招聘夜市”7场,累计帮助400多家用人单位发布就业岗位800多个岗位招聘7000余人,达成就业意向2500余人。三是创新形式,招聘服务“有实效”。打造“岗位推荐+线上答疑+后台服务”三位一体的服务模式,通过直播间对求职者进行一对一的岗位推荐、政策解答等服务。优化账号主页栏目,开设了“求职招聘快车道”“赴高校助企揽才专场”“春风行动”等专栏,为企业免费制作招聘视频,在账号主页展示并进行户外滚动播放,提高招聘服务质效。
二、畅通直播服务主渠道,实现就业帮扶“无死角”
从“供”和“需”两个方面入手,推进就业供需信息精准对接。一是摸清岗位底数和求职需求。高标准打造智慧劳务平台,搭建企业用工监测系统。建立健全了县乡村三级服务体系,实现了乡镇服务中心和村级服务站全覆盖,打通就业服务“最后一公里”。利用镇街服务中心和村级就业服务站开展全覆盖信息采集,依托1048名村级信息员队伍,推行“大数据+铁脚板”等方式,开展全覆盖信息采集,完善劳动力就业信息台账。目前已建立了732家企业的用工信息库和31.7万人的人力资源库,对全市劳动力资源、企业用工情况、劳动力求职意向等数据自动比对分析,为就业供需双方提供精准对接,乐陵市智慧劳务平台入选德州市数字强市建设优秀场景案例。二是发挥职能作用,做好供需对接。市人社局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紧盯重点企业、重大项目用工需求,主动靠前服务,提供用工保障,助力全市经济发展。为促进乐陵文旅产业发展,做好乐陵影视城一期群演招募工作,市人社局积极对接影视城负责人,借助365直播带岗间覆盖面广、影响力大优势为影视城开展群演招募工作,直播间观看人次2.9万人,不到一周时间,通过直播报名的人数达1752人,有效解决影视城群演招募的难题。
三、做活政策宣传微讲堂,实现政策落实“无空白”
一是创新线上政策宣传。将政策落实作为解决群众就业的重要抓手,依托365直播带岗间,设立“人社政策大讲堂”,业务科长化身主播讲解政策,与群众“面对面”交流互动,答疑解惑,实现日日有招聘,周周讲政策。今年以来,共举办就业创业、社会保险、人才服务等政策宣讲36场,推动了人社惠企利民政策“精准直达”。很多新入驻乐陵的企业通过抖音直播、政策宣讲等活动了解到人社惠企政策,享受政策福利。今年以来,通过直播共解答创业补贴、创业担保贷款等政策50家(次),有20多家企业顺利申请创业担保贷款,解决当前企业发展难题。
二是线上线下联动宣传。将招聘活动与政策宣传有机结合,紧盯企业和群众需求,分群体、分类别梳理人社领域惠民利企政策,形成政策宣传“大礼包”在招聘会现场发放,并提供政策咨询服务,累计提供咨询服务约2200余人次,有效实现了政策宣传“零距离”,提高了人社政策的知晓率和认知度。
目前,“乐陵就业”抖音号粉丝突破2万人,已经成为企业招聘、群众求职的线上主阵地。在此,我们也欢迎大家积极关注“乐陵就业”官方抖音号,我们将竭诚为企业和广大求职者做好服务。
2、我是德州日报记者,社会保险业务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请问目前我市在推动社保卡居民服务一卡通方面有哪些具体措施?
马川:
社会保障卡具有身份凭证、信息记录、自助查询、就医结算、缴费和待遇领取等社会保障应用功能,以及现金存取、转账、消费和缴费支付等金融应用功能,作为居民服务“一件事”服务管理模式的载体,其发行量至关重要。截至目前,我市社保卡持卡人数达63.36万,电子社保卡签发数54.36万张,社保卡服务网点达40个。
一、打造便民发行链,实现办卡多元化
就近办。为方便群众快速制卡领卡,我市改变社保卡集中制发卡模式,主动下沉服务,依托乡镇(街道)人社平台,将社保卡申领、补换、密码修改等服务事项全部下沉到乡镇(街道)人社所。合理金融机构网点,采取政银合作服务模式,与农行、建行、农商行等多家银行合作,新扩展银行合作网点40处、社保卡一站式服务网点40处,实现了乡镇(街道)全覆盖。通过推行就近办、及时办等模式,实现了制卡时间由3个月缩短到10分钟。
上门办。对部分行动不便的老弱群体通过系统筛选积极摸排人员情况,对部分行动不便的老弱群体,主动上门服务。协调银行配备便携式制卡机,将社保卡查询、制卡、重置密码、挂失补卡、跨行换卡等业务集成到可移动设备,对于确需上门服务的群众,第一时间安排工作人员上门为其提供社保卡服务,切实解决困难群众在制卡、用卡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今年以来,共走访村庄、企业80余个,服务群众2000余人,打通了为群众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网上办。广泛推广社保卡线上申领方式,通过国家政务服务平台、爱山东APP等渠道,实现群众“掌上”“网上”随时申请办理社保卡申领、补卡、挂失解挂等,并开展社保卡快递寄送业务,实现社保卡相关业务“跨省通办”“全省通办”,满足了异地居住人员用卡需要。
出生即办。在助产机构设立“出生一件事、一链办”服务专窗,新生儿通过专窗完成参保登记后,通过政务服务联办系统,对新生儿资料审核并进行社保卡申请登记,将相关信息推送给制卡银行,制卡银行完成制卡邮寄给参保人,实现新生儿出生即可办理社保卡,目前累计制卡400余张。
二、畅通管理服务链,实现用卡常态化
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指导意见》工作部署,市人社局会同有关部门积极实施社保卡居民服务“一件事”,通过整合资源、简化步骤、数据共享等措施,高效推进社保卡居民服务“一件事”各项工作。
在人社领域。社保卡已全面应用于社保、就业、人事人才、劳动关系等101项业务,实现了人社领域内“全业务用卡、全待遇进卡”
在就医购药领域。通过对接医保业务系统,全面实现社会保障卡在就医购药领域应用,实现生育津贴发放进卡,实现持卡人在全市定点医院药店挂号就诊、住院登记、医保就医购药、享受门诊统筹就医购药等“一卡通 ”服务。
在交通出行领域。开通社会保障卡“闪付”功能,实现利用社保卡支付乘坐城市公共交通费用。
在文化体验领域。通过拓展文化旅游服务应用渠道,实现公共图书馆社会保障卡刷卡办理图书借阅功能。接下来,逐步实现电子社保卡线上预约公共文化场馆、景区的购票及消费优惠等服务。
三、构建全方位宣传链,实现推广全覆盖
为方便广大群众识卡、用卡,以社保卡宣传为抓手,提升群众对社保卡使用政策、使用方法的知晓度。线下,通过参加招聘会、发放宣传资料、村级广播、悬挂横幅、流动服务车等群众接受度、参与度高的方式,大力宣传社保卡“一卡通”的功能定位和便民服务举措;线上,利用“乐陵人社”公众号、抖音号、微信群等平台定向推送消息,发布电子社保卡问答、社保卡网上申领、银行网点即时制卡及通过社保卡开展资格认证、待遇领取等服务指南。依托“乐陵就业”官方抖音开展“社保卡政策解读”专场直播,并与在线群众互动,直播观看人数达到4万余人,极大提高了群众了解社保卡、应用社保卡的积极性,营造了全民用卡的浓厚氛围。
主持人:提问环节到此结束。刚才,几位发布人介绍了乐陵市“深化人社改革创新,筑牢民生保障和人才支撑”的有关举措并回答了记者提问。请各媒体做好宣传报道。
本场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