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市集广受欢迎
记者李丹丹 通讯员张晓慧
1月7日,在云红街道千红湖小区内,“银发市集”吸引不少老人参加。
“在这儿不仅了解了最新的高龄补贴、医保缴费等政策,还免费理了发、领了福字。”61岁居民王梅岭手捧着亲手制作的毛线花朵笑着说。让王梅岭连连称赞的,正是云红街道推出的“幸福护航”志愿服务活动。
近年来,云红街道以关爱留守老人志愿服务项目为抓手,立足老年人生活、文化、心理等需求,开展多层次、精准化的“为老”志愿服务活动,不断提升留守老人的幸福感。
云红街道现有60岁以上人口5092人,占总人口的29%。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不少老人常年过着独居生活。“面对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如何让留守老人安享幸福晚年,成为我们提升乡村治理能力的必答题。”云红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刘港说。
基于老人的实际需求,云红街道党工委联合派出所、爱心企业、社会组织、小区物业等多方力量,精心组织银发集市,涵盖爱心义诊、政策宣传等30余项服务,力求最大程度满足老人多元化、个性化需求。
临近中午,孙堰村暖心食堂内香气四溢,身穿“志愿红”马甲的志愿者郑清河熟练地翻炒着锅里的鱼香肉丝,旁边桌上,热气腾腾的白面馒头、大锅菜已出锅摆好。
一大早,志愿者们就开始为午餐做准备工作,大家各司其职、分工明确,不时有村民主动加入烹饪队伍。
开饭前,一辆小货车停在食堂门口,山东多粮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经理李立松将两箱热腾腾的杂粮馒头搬下车,并贴心叮嘱:“吃完说一声,我再送过来!”
“大爷,大娘,开饭喽!”不一会儿工夫,志愿者端上热气腾腾的饭菜,老人们围坐在一起有说有笑。
“志愿者们的爱心奉献,不仅有效降低了食堂运营成本,在大家的带动下,不少村民也自发加入,如今村志愿者队伍已扩大至20人。”孙堰村党支部书记孙建辉说,这一善举不仅让在外务工的年轻人没了牵挂,更温暖了村民的心。
近年来,云红街道将暖心食堂纳入15分钟文明实践服务圈,积极发动各类社会资源参与志愿服务,不断拓展服务功能和内容。截至目前,累计开展各类活动80余次,服务群众5000余人。
“孩子平时不在家,他们经常过来,可帮我解决了大麻烦。”谭家村76岁的闫凤英对村里的“网格帮亲”机制赞不绝口。当天,村里志愿者李秀梅不仅帮老人测血糖,还协助办理了养老保险资格认证。
闫凤英老人的孩子在外务工,老伴已去世,是一名空巢老人。李秀梅成为她的“帮亲员”后,经常上门帮着买菜买药、打扫卫生、拉呱聊天,给予老人无微不至的关怀。
经过全面摸排,云红街道梳理了800多位60岁以上独居老人的信息,依托村级党组织组建的志愿服务队,精心打造“网格帮亲”机制,对网格内党员进行设岗定责,为老人提供房屋清扫、爱心义剪、帮办代办、旧物维修等多项服务,切实解决了留守老人生活中的诸多问题与困难。
目前,“幸福护航”志愿服务已覆盖云红街道所有村庄,依托7个行政村党总支、40个自然村党支部,累计服务留守老人1500余人,真正为老人编织起一张温暖而坚实的幸福保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