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陵市人民政府
(2014年2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山东省政府信息公开办法》有关规定,现将乐陵市2013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向社会公布。本报告由概述、组织领导和制度建设情况等十一部分组成,报告中所列数据的统计期限自2013年1月1日起,至2013年12月31日止。本报告的电子版可在“乐陵市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laoling.gov.cn)下载。
2013年,乐陵市按照省、市政府统一部署,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认真贯彻《条例》和《办法》的各项要求,以“正常化、规范化、制度化”为着力点,促进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规范、有序、健康发展。
(一)组织领导进一步加强。2013年,乐陵市信息公开和电子政务工作向纵深开展,专门设立了市电子政务办公室,各级各部门均明确了信息公开和电子政务分管领导、工作机构和责任人员,为我市政府信息公开和电子政务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
(二)规章制度和推进机制进一步健全。把制度建设作为建立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长效机制的重要内容,专门下发了《乐陵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市政府门户网站内容保障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单位明确一名副职和一名专职网站信息员做好此项工作。电子政务办公室负责网站栏目内容综合把关和网站保障业务技能培训,定期对网站栏目保障工作进行检查、督促和落实。形成了领导、机构、人员、制度、考核保障机制,从而保证了政府网站的健康顺利运行。
按照《德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当前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德政办字〔2013〕112号)文件要求,围绕当前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任务,我市认真研究,及时召集重点工作任务牵头部门,认真研究我市贯彻落实措施和任务分解。对全市当前重点领域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进行了安排和要求,明确了各项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工作的牵头部门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任务,要求各部门领导高度重视,强化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积极抓好各项工作任务的推进和落实。
及时、准确地对政府信息进行了更新和发布,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主动公开政府信息3164条,其中政策法规类信息161条,占5.08%;规划计划类信息597条,占18.87%;业务类信息2351条,占74.35%;其它类信息55条,占1.7%。
1、政策法规和规范性文件方面。全面梳理、公开了2006年以来的政府规范性文件164件,其中2013年规范性文件37件,如《关于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农村气象灾害防御和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的通知》等。
2、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方面。公开了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计划及其进展和完成情况等方面的信息,如《乐陵市人才发展三年规划(2012—2014 年)》以及乐陵市“4+3”特色产业发展规划等。
3、业务工作方面。公开了市政府领导活动、重要会议、部门工作动态等信息。
4、统计数据方面。及时发布国民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工业经济运行快报、居民消费等各类统计数据信息。
5、政府机构和人事管理方面。公开了政府机关管理职能及其调整、变动情况方面的信息,包括部门职能、内设机构和直属单位等信息;公开了2013年市直部门招考、事业单位招考、乡镇教师招考情况,以及公开选任干部的条例、程序等方面的信息。
6、公共资金使用和监督方面。公开了政府财政预算、决算,政府采购等信息。如政府集中采购项目目录、政府采购限额标准、采购招标、采购结果及其监督情况,以及供应商注册、中介机构、咨询专家名单等方面信息。
7、行政审批方面。公开了全市行政部门所承担的包括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2类400余项行政审批事项,以及包含法律依据、法律规定、执行标准在内的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基准目录。
8、应急管理方面。公开了市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市应急办等机构设置以及重大疫情、灾情、公共卫生安全、救灾、防汛抗旱、安全生产事故或险情等突发事件工作预案,如《乐陵市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乐陵市应对雨雪冰冻和暴风雪天气应急预案》、《乐陵市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等,公开了治安、道路交通、消防、出入境、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等方面的预警信息及预防措施。
9、其他与公众密切相关的事项。公开了招生考试、教育收费、学前教育、校园安全管理、贫困大学生救助等信息。
1、政府网站。乐陵市政府及经济综合部门、各乡镇(街道)均在互联网上建立了网站或政府信息公开(政务公开)专栏。市民可通过“中国?乐陵”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laoling.gov.cn)查阅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通过政府信息公开平台上的“政务信息公开在线申请”栏目,提交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围绕全市重大活动、企业和市民关注的热点问题,开辟“民生在线”、“领导信箱”、“民意征集”、“意见建议”、“监督投诉”、“公众留言”等功能模块,方便市民直接提问、浏览、查询。
2、新闻发布。印发了《乐陵市信息工作制度》、《乐陵市信息特派员制度实施方案》等制度文件,通过健全领导体制,规范工作流程,建立效果评估机制,实现了政府新闻发布的制度化、规范化。2013年,发布全市经济运行情况、“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红枣产业博览会”主题活动等专题新闻345余条,并通过电视、报纸、网站等媒体及时进行了宣传报道,与新华网、人民网等主流媒体网站实现新闻链接。
3、公开电话。设置市长公开电话,与德州12345热线对接,实行公开电话首接负责制,通过人工受理、留言受理等多种形式,受理人民群众向政府提出的求助、咨询、投诉、举报、意见和建议等。对受理的群众来电问题,通过当场答复、转办、现场协调、下发《督办通知单》等形式进行认真办理。2013年,受理群众来电办结率达100%。
4、公共查阅点。在市档案局、图书馆和行政服务中心和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开设了政府信息公开查阅点,配置了微机、打印机等设施,并联通了互联网。2013年,公共查阅点全年接待查阅人员2934人次,查阅内容主要涉及城乡建设、城市管理、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社会保障、教育、环保、卫生等方面信息。
5、其他形式。一是建立政民互动制度。通过信息公开平台听取、收集市民关于全市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社会管理和民生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了解社情民意,畅通与市民的联系渠道,帮助群众解决反映的突出问题。二是进一步拓宽政府信息公开渠道。各级各部门均设立政务公开栏,在行政审批大厅或服务中心设立专门窗口和电子屏幕、电子触摸屏等方式公开政府信息。根据工作实际,积极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向社会公开政府信息。
2013年,我市没有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办理事项。
我市认真按照《条例》的规定公开政府信息,2013年没有收取涉及政府信息公开申请任何费用。
2013年,我市严格按照《条例》的规定公开政府信息,没有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情况发生。
(一)健全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工作机制。一是建立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制度。进一步完善了信息审核机制,规范了审查程序,确保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依法、有序开展,不发生失泄密问题。二是开展好专项检查工作。根据省、德州市通知要求,采取自查和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市直各部门、单位的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机制建设情况、已发布政府信息保密清查情况和违反政府信息公开保密要求有关问题的查处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重点清查了市政府门户网站及各级政务网站发布的信息,均未发现涉密或不宜公开的信息。市委保密局、市监察局等部门不断加强对公开信息保密工作的督导检查,强化业务指导,确保了“涉密信息不公开,公开信息不涉密”。
(二)加强政府信息公开监督检查工作。把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纳入政府专项督查考核范围,采取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检查、自查与互查、专项检查与综合检查等方式,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健全了政府信息公开考核和奖惩机制,促进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常态化。
完善工作制度,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推进、指导、协调和监督力度,提高对信息公开工作的认识,推进所属事业单位信息公开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
2013年,我市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上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收到了明显成效,推动了“高效、廉洁、务实”政府的建立。与此同时,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也存在一些问题,总体状况离人民群众的要求还存在一定距离。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群众对政府信息公开关注度不高,参与意识淡薄,参与层次低,真正通过网站获取信息的老百姓较少。二是部分部门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认识不足,认为只要公开就完成了任务,公开的内容不够深,不够全面,表面事项公开多,深层次的问题公开少;事后公开多,事前、事中公开少。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一是进一步完善政府信息公开的考核评议制度、监督检查制度、年度报告制度、举报调查制度等,于每月月初对各信息公开部门进行通报,保障政府信息公开公开工作有序进行。二是加强培训宣传力度,学习《条例》等有关政府信息公开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充分认识政府信息公开重要性,不定期地对各信息公开部门进行业务指导和交流;三是加强网站建设和推广,清理、疏导、规范政府信息公开发布渠道,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便捷性,激发广大群众的参与热情,真正让群众通过政府网站获取和使用信息。
乐陵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4年2月27日